第525章 取之于无形(2 / 3)
,每岁可多产盐二三十万石!如此,则少府可通过征盐税,获得巨利!”
张苍是专门管度支和量入为出的,相当于国家发改委,自然明白,盐是代价最低,效果最好的征税手段!
他立刻献策道:“陛下,臣曾观《管子》,此书虽是稷下大夫托古之作,却有很多真知灼见!”
“其中《国蓄》篇里,齐桓公询问管仲富国之策,桓公打算对人口、房屋楼台、树木、六畜征税,却被管仲一一否定,在他看来,民予则喜,夺则怒,民情皆然。租赋是看得见的,直接向百姓收取财物粮食,自然会招致不满。更好的办法则是,取之于无形,使人不怒!”
张苍此言是意有所指的,近年来朝廷开销巨大,但秦朝懂法律的人多,懂经济的却烧。解决办法,无非是不断加收口赋,导致天下各郡怨声载道。
理论上,口钱一年只需要交一次,每户100钱而已,负担不算太重,但每逢朝廷国库吃紧,都会在口钱上打主意,所以每年每户200钱是常态,多的时候,竟达三四百!
中原不少民户,为了少交无穷无尽的口钱,已经到了生子不举的程度!张苍以为,再这样下去,帝国迟早会丧尽民心,必须想新的办法。
但他精于计算,对于实政却不太懂,好在,黑夫似乎总能以新奇的思路开源……
秦始皇对如何增加少府收入很感兴趣,在海边的亭驿坐下,让张苍细细道来:“如何取之于无形?”
张苍道:“很简单,寓税于价!”
他打比方道:“天下户籍约为六百余万,口三千余万,按照律令,人一岁以上者,岁缴20钱,一户合百钱……”
100钱,这也是每次加征的量。
但只要在一升盐上加价10钱,一斗半盐就可多得150钱,超过一户人家缴的口赋了。表面上,政府确乎不曾征税,不致引起人民的“嚣号”反对,实际却是“无不服籍者”。
盐是非吃不可的,无一民众可以须臾离开,百姓纵然嫌贵,也得想办法买。且盐税除了直接购买外,还隐藏在很多商品背后,绝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,自己买的一只咸鱼里面,政府已经通过盐进行了征税……
黑夫也在点头,张苍的建议,是后世常见的,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,实行间接征收,使纳税者看不见、摸不着,在不知不觉中就纳了税,而且不至于造成心理上的抵抗。
张苍说得兴奋,再拜道:“这就是齐国过去的经济政策,煮海以籍于天下!齐国之所以如此富裕,就是因为,齐王已经在天下人头上。收取一层无形的盐税了!”
“这些齐人,倒是想了个好计策。”
秦始皇沉吟了:“你说此策出自《管子》,乃稷下大夫所著?看来稷下之学,也不尽是无用之学,不中用之书……”
他看着广袤的大海,笑道:“倒是朕,坐拥无垠之利,但少府、治粟内史却只会从黔首身上榨取口赋,不曾想到这东海之中,居然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,真是枉为计相!”
黑夫听着这话却有些别扭,少府、治粟内史征租赋,还不是为了陛下您的宏图大业么?每次征赋,亦是得到了皇帝默许,可皇帝也明白,这是饮鸩止渴之法,既然有比加赋更好的敛财之道,他当然会弃旧用新。
张苍的话让皇帝心动了,盐由官府转卖,秦朝早在商鞅时代就在做,但关中并非产盐区,自己都得仰仗塞外、巴蜀、河东供应,对此策理解不深,也赚不到
第525章 取之于无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