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就非得分个派别和山头?(2 / 4)
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帮助。
聊了两个多小时拍摄涉及到的方方面面,有林朝阳和朱家晋出谋划策,李翰祥心情大好。
中午吃饭时,李翰祥又提到了圆明园布景选址的问题,合拍公司方面正在跟燕京市政府沟通,准备在昌平选址。
按照合拍公司的估算,要想在昌平还原圆明园的部分场景,少说也得投入五六十万,这在1981年的国内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,光是一个布景可能就要花掉寻常两部电影的投资,用后世的话来说,这就叫大片。
吃完饭后,正事聊的差不多了,林朝阳想着杜峰的事,问李翰祥要了个龙套角色,李翰祥满口答应。
在林朝阳离开之前,李瀚翔拉他回了房间,说要送给他一份礼物。
回到房间李翰祥从行李当中取出了一份杂志,杂志封面全都是繁体字。
李翰祥解释道,“那天跟戴天见面聊天说起你给我当编剧,他说西西前段时间刚好读过伱的,还特意写了一篇评论文章。这份《素叶文学》是去年西西和戴天他们几个人一起创办的,在香江文学界很受欢迎。”
林朝阳翻开杂志,在目录上看到了一行文字——《阅读现代文学——读内地作品》西西。
“没想到我的在香江还有人看。”林朝阳笑着说道。
李翰祥来大陆算是入境,所有带来的出版物都需要经过审查。虽然出入境有一定限制,但这些限制难不倒经常往返于两地的文化界人士,要不然这些年香江的武侠也不会风靡内地。
“香江文学界对内地的关注并不少,尤其是前几年改革开放,你们的伤痕文学兴起之后,这种关注更加明显。
我自己没了解过,据戴天说,西西的这篇文章发表了以后,许多香江作家和文学评论家都对你很感兴趣。”
林朝阳对西西这个名字并不陌生,她算是香江的代表性作家之一,如果要做个类比的话,她在香江文学界的地位大概相当于张爱玲在华语文学界的地位,这几年应该正是她最火的时候。
香江文学在华语世界向来没什么存在感,但不代表没有辉煌过,四五十年代算是香江文学的一个辉煌时期,因为彼时许多内地文人来港,促成了香江文学的发展。
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算是一个中兴阶段,不少本土作家纷纷冒头。
但相较而言,香江文学的发展对比内地和湾岛还是差了不少。
“这么说,我在香江还有了些名气?”林朝阳笑着问道。
“也就文学这个圈子有些名气,你问普通市民是没人知道的,还得努力啊!”李翰祥挖苦了他一句。
林朝阳点了点头,“懂了,就跟你在内地的名声差不多。”
李翰祥顿时语结。
翌日上班,洪子成下午没事跑到了图书馆,问林朝阳:“朝阳,你对《文艺研究》上批评《梵高之死》的文章怎么看?”
“什么怎么看?”林朝阳一脸茫然。
“你还没看?”
林朝阳摇了摇头,“批评就批评呗,这不是正常的吗?”
洪子成见他并不了解情况,说道:“这个批评可不一样”
“怎么个不一样?”
洪子成便把情况解释了一遍,事情说来话长。
今年二月份,美学学者李泽后在《文艺报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,题为《画廊谈美》。
文章的
第206章 就非得分个派别和山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