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过记录 |

第861章 文彦博的挑衅(1 / 3)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    从西京出来,沿着黄河东行,整个中原大地,缓缓敞开了怀抱,放眼四望,心胸开阔,气象万千。

    最近一些年,气候越来越差,变化无常,灾害增加……不过好在今年是个太平的丰收年景。农人忙碌,抢着晴天,把庄稼谷物都收回家里。

    一家人的吃穿花用,就指着地里的收成了。

    虽然大宋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开始,但是大多数的区域还都是传统的农业为主,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。

    许多人只有在秋收这几天,才舍得蒸馒头,吃干的,好有力气干活,至于平时,大半的时候,都是喝粥。

    也只有收获的时候,小孩子才是最高兴的,他们在田里跑来跑去,发泄着旺盛的精力……这一切在赵曙的眼睛里,都显得十分有趣。

    身为皇帝,别说离京,就算走出皇宫的机会也不多。

    这一次王宁安去济州和兖州考察,小皇帝实在是憋不住了,他乔装微服,跟在王宁安的队伍当中,也出京瞧一瞧。

    作为皇帝的死党,狗牙儿也跟在旁边。

    他现在是一身盔甲,颇有些威严的模样,不过到了吃饭的时候,立刻就原形毕露。他给赵曙和自己一人一碗泥鳅汤,泡着饼子,吸溜吸溜,吃得别提多美了。

    看着儿子蹲在马车旁边,毫无形象的德行,王宁安就发愁,这儿子算是让苏轼给毁了,你就不能优雅一点吗?

    可是当他看到赵曙也是这副样子的时候,王宁安就颓然长叹,自己这个帝师还真是失败啊!

    懒得废话了,还是赶快动身吧!

    离京不到一个月,他们终于来到了济州境内。


    也幸亏是这些年大力整修道路,建造桥梁,路上方便了很多,没有什么耽搁,才能来的这么快。

    有人要问,变法好多年了,钱都花在哪里了?

    怎么还缺钱啊?

    其实每年国库的收入是不少,但是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是太多,太多。

    各地要修道路,修桥梁,还要挖井,修沟渠,打井……这些工程,都要花费巨资,而且需要很长时间,才能收回投入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工程,比如军营啊,城墙啊,仓库啊等等,根本永远收不回来。这些建设当然会增强国力,但是算在户部的账上,就是每年赤字,财政压力巨大,户部叫苦不迭,弄得王宁安都有点喘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其实当初提议,发展棉纺的时候,王宁安是想从朝廷出钱,补贴棉农的,可问题是要钱的人太多了,幽州和西北有牧民,东南有桑农,光是给棉农钱,说不过去……索性,只能交给下面的人去闯了。

   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只有坐在了这个位置上,才知道担子有多重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如此,济州和兖州的实验都显得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大宋太需要拓宽财路的办法了。

    他们第一站,就到了济州。

    在两个月前,文彦博就亲自赶了过来,督收棉花,转卖给工厂,协调各方,尤其是调节纺织机器,培养工人……大约在20天之前,济州一共3座棉纺工厂运作起来。

    蒸汽机驱动,机器运转起来,锭子飞速转动,眼看着棉线就纺出来了,然后从棉线变成棉纱,布匹就跟流水似的,哗哗流淌……

    文彦博看得都目瞪口呆,惊得眼珠子溜圆儿!

    老文什么都见过,就是没见过工厂机器的威力。

    他粗略估



第861章 文彦博的挑衅  
青史尽成灰作品:  辽东钉子户  重生之洪武末年  奋斗在洪武末年  宋成祖  悍明  我要做首辅  大明第一臣  我的邻居是皇帝  
类似:  猎户出山  我在秦朝当神棍  玩家请上车  四重分裂  

加入书签

书页/目录

搜"大宋将门"
360搜"大宋将门"
语言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