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过记录 |

第663章 围剿山东(1 / 2)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    从隆庆年间开始,中国出现大规模的天气异常,绵延数十年之久,特别是在毅宗在位期间气候反常尤为恶劣,冬冷夏旱,天灾不断,粮食急剧减产,中原流寇四起,最终拖垮了老大帝国。

    建夷入关后,这种异常的天气并未改变,山东一地连续受灾。

    此时谢迁、丁可泽领导的抗清起义已经绵延了两年时间,清军尚未剿灭,山东曹州府濮州、范县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流民割辫起义,打出了“杀夷保汉,反清复明”的口号,声势浩大。

    没有口号和思想,这群起义军就是流贼,但提出明确的主张,那影响力就大不一样。

    这两支起义军,在清廷一方看来,自然是贼,谢迁、丁可泽为高苑贼,曹州的义军梁敏、任七为榆园贼。

    这两支义军一在曹州活动,一在济南青州交界处扎根,正好分布在大运河两边,一左一右,对建夷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清廷在山东的力量,已经无法完成镇压,多尔衮原本准备尽快派兵铲除两处叛乱,但是因为豪格之变,大大拖延了清兵清剿的时间。

    等豪格与多尔衮之争暂时告一段落之时,两股义军已经与山东本地士绅勾结,实力发展迅速,谢迁已经聚啸十万,精锐的甲兵也有了数千,到了必须立刻减除的地步。


    因为豪格叛乱,清廷内部人心不稳,特别是汉员之中,开始有人动摇,多尔衮调集胶州总兵海时行,临沂总兵易永贵,济南总兵鲁国男,并任命马光辉为山东、河南、北直三省总督纠结四万绿营先绞谢迁,再灭榆园贼,并让河洛会领八旗三千督战,一面又责令粘杆处严查与逆贼勾结的汉员。

    不久之后,原来弘光朝四镇之一的刘泽清,与榆园贼勾结,并且派遣心腹和旧部指挥贼军的事情败露,被粘杆处截获书信,一家被斩杀于市。

    而此时,马光辉也搞出了四面围剿之策,意图将谢迁围歼在淄川一带。

    清兵从四面进军,北面济南总兵鲁国男领兵八千,东面胶州总兵海时行纠集登州、莱州、青州三地兵马一万余人,西面马光辉亲领一万五千绿营兵,外加河洛会三千人,南面临沂总兵易永贵领兵七千,四面张网而进,要将谢迁起义扑灭在淄川。

    建夷步步逼近,在山东活跃了两年之久的谢迁军,面临巨大威胁,军师赵束乡便谏言,“甲申年,赵应元取青州,王相公言可趁夷兵未至先取济南,或携藩南渡,应元不听,困守青州,终至事败。今建夷四面而来,气势汹汹,婴城自守,此死策也。晚生现有两策,一急一缓,急策乃或向东与榆园军汇合,合两家之力,与敌一战,若是胜,则山东尽归将军,若败则万劫不复。缓策乃舍弃城池,遇强敌则走,遇弱敌则攻,重为流寇,攻破城城池所过不留,游走于鲁豫两淮之间,以待王相北伐。”

    谢迁一部虽然聚啸十万,但与当初的顺军一样,水份极大,大多都是眷属,真正的战兵其实只有四千多人,他对于与清兵决战信心不足,所以选择了缓策。

    十一月中旬,谢迁部最终舍弃高苑、淄川等大片根据地,在清兵四面合围之前,率领十余万人,由淄川南下,击破清临沂总兵易永贵,从穆陵关杀入沂州府。

    义军所过,沿途州县具被焚毁,百姓尽被裹挟而进,一路下沂水,占沂南,破河阳,直逼府城临清,震动江淮。

    临清城,大雪已经下了三天三夜,整个城池和外面的旷野上都被裹上了银妆,白茫茫的一片,对于城上的绿营兵和城下近三十余万军民来,这都不是什么美景,而是苦不堪言。



第663章 围剿山东  
甲申国变,天子殉国,吴三桂引清兵入关。此天下板荡,胡虏欲图神器之际,华夏大地岂无忠臣?青州城下虏兵围城,和托劝降曰:“王士衡,降了吧!战到此时,汝以尽力!”扬州孤城,多铎射劝降信于城中曰:“将军若降,可拜公侯也!”南京城内,钱谦益言:“今大势已去,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士衡当知兴废,为自身计,不如早降,如此大官可得矣!”王彦怒曰:“此非汉家王朝更替,乃胡虏南侵,非亡国,乃亡天下也!吾士大夫,世受国恩,食朝廷之禄,行忠君之事,岂因个人生死,而无视衣冠存续耶?”南明风雨二十载,多少忠臣义士举家阖门而死。本书不YY不种马,带你回残酷的明末,去看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书友群160522963 作品:  
类似:  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  悍卒斩天  幸运古神事务所  四重分裂  都市极品医神  

加入书签

书页/目录

搜"崇祯十七年秋"
360搜"崇祯十七年秋"
语言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