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过记录 |

第85章 君臣佐使(上)(1 / 5)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    盛唐挽歌国虽大,好战必亡第85章君臣佐使开元二十六年秋,在歉收多年之后,关中迎来难得的大丰收。笔神阁 bishenge.com

    于是李隆基命左相张守珪,负责部署对关中地区采取“和籴法”。即:以高出市场价两成的价格收购关中之粮,以供长安所需。

    一时间朝野大悦,百姓皆呼万岁。

    此举既防止了“谷贱伤农”,又充实了粮仓。

    既然“开源”了,那自然免不了要“节流”。李隆基又下令,将漕运量停掉一半。运费高企不下的江南漕运,不再由官府组织收购,往来盈亏皆由各地商贾自行决断。

    运或者不运,运什么不运什么,朝廷皆不予干涉。

    为了充实内库,李隆基任命杨慎矜为监察御史,太府卿;又任命其弟杨慎名为监察御史,出任含嘉仓出纳使,接管郑叔清原本的权责。除此以外,还任命杨慎馀为太子舍人,侍御史,掌管京仓。

    杨氏三兄弟一时间风头无两,成为李隆基提拔起来的新锐力量,专管大型府库,隐隐有分权李林甫的姿态。李林甫的亲信郑叔清不仅自请免官户部侍郎,还被打发到岐州担任刺史,可以看做是李林甫在对基哥的任命表示妥协认怂。

    杨氏三兄弟之父杨崇礼,在太府卿之职上二十年,公正清廉始终如一。到他九十多岁时,授任户部尚书后,因为年老有病被免去太府卿之职,如今已经去世三年了。

    表面上看,这是李隆基念及旧情,照顾杨崇礼的后人,将其大力提拔任用。


    但从实际的权术操作看,无论是户部侍郎郑叔清的“自请贬官”,还是户部尚书被张守珪兼任,以及杨氏三兄弟皆上任管理京畿府库粮仓,都是右相李林甫的权力在不断流失。

    这很难说,不是李隆基对李林甫的敲打,或者说在外人看来,是李隆基在惩罚李林甫大力支持寿王李琩!

    至于实际上是因为什么,那只有李隆基自己心里清楚了。

    近期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,又是门可罗雀,并没有什么党羽亲信上门密谋。李林甫的安静与安分,令人捉摸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长安波谲云诡的政局,哪怕是从政多年的老江湖,如贺知章等人,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做人,不敢如从前那般经常性旷工喝酒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科举制人才,在朝堂中枢的比例继续降低,并且今年科举进士的录取名额为二十人,远低于历年来大唐科举进士录取平均名额的二十七人。

    张九龄被罢官后,李隆基对科举出身的朝臣明显多了不少厌恶,或许是内心里认为他们本事小废话多,不愿意这些人进入朝堂。因此李林甫控制的吏部,也在不断将进士背景的待选官员外放到地方州县为县尉、参军。

    这天,参加完秋收祭祀后的李隆基,正在勤政务本楼内休息。

    天子参与长安郊外的丰收庆典,与春耕仪式一样,这是从南北朝时就传下来的“老规矩”,大唐自高祖起,每一任皇帝都必须参与,无一例外。

    这活动李隆基参加了几十年,自登基开始,无一缺席。然而今年,他却感觉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疲惫。

    没错,就是疲惫,身体也累,心也累。

    他厌倦了这种年



第85章 君臣佐使(上)  
携剑远行作品:  修真分析帝  北朝求生实录  都督请留步  
类似:  神话版三国  寒门崛起  花豹突击队  魔门败类  

加入书签

书页/目录

搜"盛唐挽歌"
360搜"盛唐挽歌"
语言选择